後事須知
保管好先人的證件和相關文件
醫院和公眾殮房外常有殯儀經紀徘徊,曾有個案的投訴人倉促簽下委託書並支付訂金,該殯儀公司職員隨即向她索取先人的相關死亡證明文件。但經了解後,投訴人認為該公司的服務收費有問題,要求取消服務及退訂,惟該公司拒絕,並要求投訴人付清尾數才退還其先人的死亡證明文件。 因此,在未有決定前,應妥善保管先人的身份證及有關的死亡證明文件,切勿隨便將重要文件交予他人或被藉詞取去,以致辦理手續、安排殯儀、安放遺體或骨灰時受制於人,增加額外開支。
申請死亡文件
死亡可分為自然死亡及非自然死亡兩類: 自然死亡:主診醫生會簽發一份「死因醫學證明書」(表格十八),如準備申請火葬,醫生會多發一張「醫學證明書(火葬)」(表格二),家屬攜同先人的身份證及死亡證明文件前往有關的政府部門,便可辦理死亡證及火葬或土葬的許可證。 非自然死亡:突然死亡、死因不明或意外死亡均屬於「非自然死亡」(例如中毒、暴力),須向死因裁判官報告。死因裁判官簽發「批准屍體埋葬證明書」(表格十一)後,家屬便可辦理遺體火葬或土葬的事宜。
長生店 與 殯儀館 之分別
長生店及殯儀館均可代辦喪禮,最大分別是殯儀館備有殮房設施和禮堂,長生店則需要向殯儀館租用這些設施,另外,長生店可向顧客提供一些後續服務,例如替顧客入表申請抽籤公營龕位。由長生店或殯儀館提供的服務一般包括: 指導或替客人辦理死亡證明文件,申請火葬或土葬服務等 售賣或代訂棺木、骨灰盅、香燭冥鏹等殯儀用品 安排禮生(俗稱堂倌)、仵工、喃嘸師傅、法師等工作人員!一般長生店因市場競爭力大,所以都以提供一條龍服務為主,以盡量減低主家對煩複後事的處!理
喪禮儀式
若能負擔殯葬費用,可選擇在殯儀館舉殯,讓親友悼念離世者;若經濟能力有限或親友不多,希望簡化儀式,可選擇在醫院或公眾殮房出殯,然後安排火化或土葬。 儀式方面,除了傳統習俗或宗教信仰的不同,亦應考慮先人和家屬的意願與經濟條件。喪禮儀式大致可分為以下類別:(i) 佛教與道教:基於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與信仰,不少人會採用佛教或道教的喪禮儀式。聘用進行法事的人數,並無特別規定,要視乎家屬的取捨,部分收費已包括基本紙紮用品。 (ii) 基督教與天主教:視乎相關宗教儀式,會在教堂或殯儀館內由先人生前所屬教會的神職人員舉行彌撒或安息禮拜,設有追思環節、詩歌班唱詩或祝禱等。 (iii) 維新派:不採用任何宗教儀式或鄉例習俗,整個儀式並無任何特定程序,只是在靈堂內設置先人相片供人弔祭,靈堂的佈置較簡單。 (iv) 綠色殯葬:可選擇在食環署轄下的12個紀念花園撒放骨灰。或選擇在本港3個指定海域撒放先人骨灰,食環署每月提供數班免費渡輪服務,並有禮儀師協助市民在渡輪上舉行簡單悼念儀式,以及使用無盡思念網站為先人開設紀念網頁。
各項收費
殯葬儀式和使用的物品繁多,除禮堂和棺木外,還有很多雜項開支,例如靈堂布置、紙紮品、香燭祭品、花牌花籃、員工服務費、利是等,應向服務商逐一問清楚收費,並在單據上列明相關收費!套餐:內容會較籠統,例如於殯儀館舉殯的套餐,通常只包括使用殯儀館小房間,可容納的人數有限! 價錢分別:不同營業員所提供的服務範疇會有不同, 例如喪禮服務中的堂倌,如由學徒提供服務或由具經驗的師傅提供服務都會有不同價錢!
選擇合適棺木
若採用火葬,可考慮是否需要昂貴的棺木。一些中式棺木的體積較大,難以放入火化爐內火化,較適宜土葬用,而鑲滿金屬裝飾物及裝上許多附件的西式棺木,亦不適宜火化。因此,採用火葬可選用一些木質較薄、價錢較相宜的棺木。
處理先人骨灰的不同方法
因火化後的骨灰已經高溫處理,故不會引致公共衞生問題。在領回先人骨灰後,除購買或租用公營或私營的龕位外,亦可考慮綠色殯葬或存放家中等方法
特別注意:私營骨灰龕是否有牌
在選擇私營骨灰安置所時,應留意該等處所是否已領有牌照。根據《私營骨灰安置所條例》,只有獲發牌照的私營骨灰安置所,才可出售或新出租龕位。大家應了解清楚各項買賣細節,例如釐清所購買龕位的權利或權益的性質、了解如私營骨灰龕日後結業,營辦人會如何處理已存放的骨灰及如何對所引起的損失作出賠償等。